
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通用15篇)
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1一、设计意图
1、文本内容分析
听说游戏就是一听一说,听说游戏是通过一听、一说,将语言学习的重点内容转化为游戏规则,扩展幼儿词汇的一种语言教育活动,教师通过语言引导孩子游戏的活动。《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强调要培养儿童倾听与表达。大班幼儿有一定的生活经验,我作为教师选择此文本《说相反》,通过说出生活中一些常见反义词的方式培养幼儿逻辑和思维的发展,文本与幼儿语言发展挂钩,注重了材料多样化,并确保每一个孩子都能在活动中获得满足与成功。
2、幼儿分析
大班幼儿已进入词语饱和状态,如不通过兴趣激发他们去运用词语,枯燥的方式并不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获得词语积累。我们班级的孩子也是同样如此,因此可以通过此次说相反的听说游戏活动使幼儿的词汇量与生活经验更好的对接。
二、活动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在生活情境中能正确感知、说出正反义词,并掌握其中含义。
过程与方法:在掌握正反游戏规则和玩法中,具有快速语言反应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验游戏快乐,发展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掌握正反游戏玩法,说出完整的正反义词。
活动难点:熟练掌握正反游戏游戏规则,快速反应与表达。
四、活动准备
物质准备:
课件;生活中表达正反义词图片卡若干;区角部分:小箱子、盛水的鱼缸(每位小朋友准备一个)、乒乓球、玻璃球;轻重、厚薄、长短的玩具若干。
知识经验准备:
我班幼儿之前在语言区角中学习玩过相反词语相关的游戏,已经有初步的操作感知。
五、活动过程
(一)、设置游戏情景,教师出示口袋,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展示乒乓球和玻璃球实物,让孩子感知并说出正反词,教师总结。
师:老师这里有个小箱子,小朋友想不想知道里面是什么?快来摸一摸吧,你们摸到了什么呢?
幼:乒乓球。
师:再来摸一摸,又摸到了什么?
幼:玻璃球。
师:乒乓球大,玻璃球小,所以像大小这样一组意思相反的词,就叫反义词。
(二)、介绍游戏规则和玩法,引导幼儿说出反义词
1、教师将正反义词的概念引入生活,让幼儿继续感知。
师: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很多这样的词,现在老师这里有个盛水的鱼缸,老师把乒乓球放进去,快看看会发生什么吧。
幼:乒乓球浮在水面上。
师:现在老师把玻璃球放到水中,你们猜猜玻璃球会怎么样?
幼:玻璃球会沉下去。
师:果然玻璃球沉下去了。(教师将玻璃球放入水中)原来沉和浮也是一对反义词。
小结:原来含义相反,相互对立的词语就叫反义词。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
师:那现在老师给每个小朋友桌子放一个空鱼缸,请小朋友去区角自己选择厚薄、轻重、长短的不同两种玩具投放在自己的鱼缸里并告诉老师你选择的玩具。
(三)、教师引导游戏,强化学习反义词
1、教师带领孩子玩游戏,进一步加深反义词印象。
师:小朋友你们都选择的什么东西啊?
幼儿并说出相反的词语,轻重、长短、厚薄、高矮等。
师:这些词语都是表达相反的意思,小朋友你们要记住啦,那我们再来玩一个游戏好不好?
幼:好。
师:下面老师将出示一些正反义词图示图卡,请你们说出它的反义词,然后用动作来表达。
师:这个图卡上面有什么?(教师出示开门的图片)
幼儿回答关门,并且将教室的门关上。
师:那这个图卡上面是什么?(教师出示黑板的图片)
幼儿回答白色,并且手指着墙壁。
教师提问完若干个图卡之后进入活动下一环节。
(四)、幼儿自主游戏
1、教师将男生女生分为1和2两个小组,每组派出一位幼儿。
2、请1组的一位幼儿出示图片,2组幼儿集体大声说出反义词,总共一分钟的时间,请1组其他的幼儿共同数出2组幼儿回答正确的个数;
3、再请2组的一位幼儿出示图片,1组幼儿集体大声说出反义词。总共一分钟的时间,请2组其他幼儿计算1组小朋友答的个数、
4、两组比一比哪一组更棒,通过游戏竞赛巩固复习反义词。
六、活动延伸
请幼儿将今天所学到的反义词回忆,用画图的方式记录下来,并与同伴分享交流成果。
七、活动反思
活动紧凑,最后的幼儿自主游戏环节通过游戏竞赛的方式进一步帮助幼儿强化反义词记忆,并能很好的训练到幼儿的反应能力。但是教师在游戏没竞赛环节后没有给获奖小组颁发小奖品,可能幼儿的积极性达不到理想的活动效果,有待改正提高。
幼儿园游戏活动教案2主题的产生
在一次区角活动中,徐君小朋友看了一本名为《美食林》的婴儿画报,活动结束时,她把自己看到的《美食林》故事滔滔不绝地在所有小朋友面前讲了起来,说完对我说:“黄老师,美食林的东西是不是都很好吃呀?”我笑了笑没有回答,顿时,其它小朋友也都议论纷纷,七嘴八舌地讲了起来。姚周博说:“我喜欢吃海鲜,海鲜的味道很好。”蒋张说:“我喜欢特色小吃”……此时班中只听见孩子们在讲你喜欢吃什么东西,我喜欢吃什么东西,为什么?张铭威还大胆地问我:“黄老师,你喜欢吃什么?能不能说来听听?”就这样,一个关于“美食林”的创造性游戏活动,在孩子们的议论中产生了。
游戏目标
1、引导幼儿学会用多种感官、工具和方法认识我们启东的美食、民俗风情,引发幼儿探索身边的事物和现象的兴趣和能力,发展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发散性思维。
2、萌发爱家乡情感,有作为启东人的自豪感。
3、能大胆参与,相互合作,共同完成游戏活动,体验共同游戏的快乐。
4、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5、让幼儿能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表现自己。
游戏进程介绍如图:
美食林(品尝各种美食)
↓
美食林+医院(生病了怎么办?)
↓
美食林+医院+美容院(最好可以打扮打扮)
↓
美食林+医院+美容院+娱乐城(最好有个好玩的地方)
游戏内容
第一阶段游戏:美食林 ……此处隐藏11200个字……增加了表演的趣味性。
2、在表演中,教师让每个幼儿都参与活动,因幼儿的个体差异造成其表现也各不相同。能力强的幼儿表演的欲望和表现力都比较强,但个别胆小的幼儿却缺乏单独表演的能力。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让胆小的幼儿进行群体表演。比如表演花草或者一群小鸟,让他们在群体表演中大胆地说出台词,做出动作,这样在满足幼儿表演欲望的同时又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3、在游戏中出现了反面角色,有的幼儿不愿尝试,总认为自己表演了反面角色,生活中自己就成了反面人物。针对这种情况,教师首先应尊重幼儿的选择,对大胆表演艟赫篇瞄;儿童剧表演
反面角色的幼儿进行鼓励表扬,让幼儿在评价的时候谈自己的感受,并介绍一些我国因扮演反面角色而大获成功的优秀表演艺术家的故事,同时请家长帮助做孩子的思想工作,让幼儿逐渐在心理上得到认同和接受,愿意表演反面的角色。
歌曲《欢乐颂》
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以及歌唱活动带来的快乐。
2.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以及节奏感。
3.引导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大胆演唱歌曲。
活动准备
1.图片:白云,蓝天。
2.图谱、音乐磁带
活动过程
1.观看图片:白云、太阳
教师:小朋友们看,图片上有什么?天多蓝呀高高的在上面,谁来了?又有谁来了?
多美的画面呀,蓝天高高,白云飘飘,太阳公公在微笑。这么美,我们来一起说一下。
过渡语:我们看到的这些美景,还有一首好听的歌呢,就表现了欢乐、高兴的心情,名字就叫“欢乐颂”。
请小朋友快速的找一把椅子坐下,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
二、展开
1.课件欣赏歌曲(播歌词音乐,放课件)
教师:歌里都唱了些什么?是不是咱们刚才看见的美景呀?
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2.利用图谱朗诵歌词
教师:小朋友说的可真好,现在我就来演唱一遍这首“欢乐颂”送给大家。
3.教师表演唱(放伴奏)
4.看课件,师生唱(放伴奏,点课件)
教师:刚才我看到有的小朋友都情不自禁的跟着老师一起唱起来了,让我们看着大屏幕一起来唱一唱。
老师唱得大声一点,小朋友可以小声一点。
你们第一遍就唱得这么好,真不错,相信再唱一遍时,小朋友的声音一定会更加宏亮、好听,对不对?
5.教师指挥,幼儿唱(放伴奏)
教师:小朋友,你们唱得太好听了,我觉得咱们都可以组成一个合唱团了,我来当指挥,你们就是合唱团的演员,好不好?
那一会我们唱得时候,大家一定要看我的指挥,我的手动作小,小朋友就小声唱,我的手动作大,小朋友就大声唱,咱们来试试好不好。
过渡语:小朋友可真棒,都会用大小声表现歌曲了,你们知道吗?不仅你们喜欢唱,大人也喜欢唱,咱们看看他们是怎么唱的!
6.观看“欢乐颂”视频(放视频)
引导语:欢乐颂这首乐曲,是一首世界名曲,是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创作的,每当人们高兴快乐的时候,或是欢庆重大节日时,人们都会唱起这首歌,表达自己快乐的心情,寄托美好的祝福。
7.小结(放歌词音乐)
教师:小朋友,咱们就把欢乐颂这首歌,拍成一个精彩的节目,表演给全园的老师和小朋友,好不好?
音乐活动设计:懒惰虫和勤快人
活动目标:
1、在游戏中学唱歌曲,感受和表现歌唱中的弱起节奏。
2、借助歌唱,动作表演和人际交流,体验和表现歌曲中的幽默。
3、大胆仿编歌词,产生对“懒惰虫”的否定情绪,知道要做勤劳的孩子。
活动准备:歌曲的图谱、一些幼儿劳动的图片若干、歌名
活动重点:能用诙谐有趣的的情绪、动作表现歌曲
活动难点:根据歌词内容能用不同情绪、节奏等表现歌曲。
活动过程:
一、进场律动《赶小鸟》——入座律动
二、创设情境,引出懒惰虫的形象。(布置好乱糟糟的场景)
师:这是怎么了?伸出我们勤快的小手,来整理一下吧!
这里刚才还好好的,怎么一下子变成这样了呢?一定有个懒惰虫,让我来找找吧!
二、幼儿初步感受歌曲。
1、教师清唱二遍,边唱边逐个指点幼儿,点到最后一幼儿问:“你是不是懒惰虫?”
2、引出歌曲的图谱。
师:看来这个懒惰虫不是你们,那是谁呢?她藏在哪里呢?……哦,找到了,原来在这里呢!
三、看图谱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清唱歌曲一遍
提问:歌曲里唱了些什么?(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用歌声回应)
2、我再来唱一遍,你们仔细听一听,然后告诉我听了这首歌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
(教师用肢体语言,边唱边表演有趣的动作)
提问:谁来告诉我你听了这歌,心里有什么样的感觉呢?(有点滑稽、好笑、幽默、有趣)
3、幼儿看图谱学唱
4、看谱慢速唱一遍(懒惰虫很懒,我们唱懒惰虫的时候应该快些还是慢些呢)
5、边表演边唱,选择幼儿自己创造的动作来演(我们一起来表演一下这个懒惰虫吧!)
四、学习创编歌词:
1、提问:你是懒惰虫吗?那你在家会帮爸爸妈妈做什么呢?幼儿自由回答:
2、尝试创编第二段:我是勤快人
(教师选择幼儿的一种回答,出示图谱)
看图谱跟唱:
师:刚才×××说,她会洗手帕,我觉得她是个勤快的人,我要来唱唱最这个勤快人。
×××小朋友还会扫地,我们也来唱一唱会扫地的勤快人吧。
边动作边唱
我们一起来唱一唱、做一做这些勤快人吧。
3、幼儿创编、表演
师:除了洗衣服、扫地,你还会做些什么?让幼儿尝试把说的唱进歌曲里。
●选一名幼儿尝试:我会擦桌子,我会擦桌子,我把桌子擦干净。(我会自己擦桌子)
●你还会做什么能干的事,直接把它唱出来吧(个别幼儿——集体跟学——上来表演)
五、完整歌唱,用不同情绪、动作表现歌曲。
1、大家可真能干,本来这首歌是唱懒惰虫的,我们又给它编了第二段“勤快人”,那我们就把这首歌取个《懒惰虫和勤快人》的名字吧(出示歌名)
2、一起把两段连起来唱一唱,随琴声完整唱一遍。
懒惰虫和勤快人是完全不同的人,我们怎么样唱才能表现出他们的不一样呢?(懒惰虫:唱的慢一些,懒散一些、滑稽一些;勤快人:唱的快些、有力些、高兴点)
3、集体表演:
(1)要求前奏做简单的动作,随音乐一起表演(提示:表现出不同的速度和表情,第二段根据要求动作做)
(2)继续游戏:教师用动作告诉幼儿第二段唱什么。
(3)邀请爸爸妈妈、客人老师一起表演。
大班音乐韵律教案:遇见舞